/ / /
资讯中心
相关链接
新闻动态 ·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新闻动态 >> 正文
我校“一带一路”建设与中亚研究协同创新中心部分师生赴中亚国家实地调研归来
  更新时间:2018/05/28

文/邢立涛 图/蒲小平

4月26日至5月11日,我校“一带一路”建设与中亚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李琪教授带领该中心研究生一行8人对中亚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进行了为期16天的实地考察。

在4月26日至5月5日对乌兹别克斯坦的调研考察中,考察团先后走访了古“丝绸之路”重镇塔什干、撒马尔罕、沙赫里·夏勃兹以及费尔干纳盆地的纳曼干、费尔干纳、浩罕、安集延、马尔吉兰等地。在塔什干,考察团成员探访了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历史博物馆、考察了“丝绸之路”沿线文物古迹,聆听了乌兹别克斯坦国家科学院院士,著名历史学家阿合马达里·艾斯卡尔教授关于“古丝绸之路文明”的学术报告。考察团成员还与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部分专家和塔什干国立师范大学历史系的师生代表进行了座谈。座谈会上李琪教授做了“尊重历史、基于现实、展望未来”的主旨发言。

考察团成员还深入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图书馆、国家历史博物馆、乌兹别克斯坦牺牲者历史博物馆、乌兹别克斯坦文化部国家浩罕历史文化博物馆等等机构搜集了相关研究资料。在撒马尔罕,考察团成员考察了历史文物遗存,体会到了中亚文明的博大精深。考察团成员还受邀到撒马尔罕国立大学教授家中做客;研究生们就各自专注的研究课题与教授及其家人进行了深入的访谈和交流。在帖木尔大帝的家乡沙赫里·夏勃兹。同学们在帖木儿博物馆等搜集到了许多有研究价值的资料。

费尔干纳盆地作为中亚人口密度最大,民族成分复杂的代表性地区,历来受到学界的关注。考察团一行利用4天时间对乌兹别克斯坦境内费尔干纳盆地的纳曼干、费尔干纳、安集延、浩罕和马尔吉兰进行了实地考察走访。从城市到乡村,由公路到铁路,考察团的足迹踏遍了整个地区。在费尔干纳州考察期间,大家参观了乌兹别克斯坦教育部费尔干纳特殊教育学校,了解到了乌国政府对残障儿的教育救助体系并现场观摩了孩子们上课的情况。沿途通过与出租车司机、公务员、商人、农民、大学生等各个社会阶层不同群体人士的访谈交流,了解到了乌国现阶段的土地政策、国内经济发展的状况、中高等教育的基本政策、生育政策等情况,还就中国政府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的话题与不同阶层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乌兹别克斯坦人民的热情好客和朴素善良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一地区多民族聚居、多元文化交融的特点让人耳目一新。

从安集延返回塔什干的路上,考察团成员乘坐的乌国高铁穿越了中铁隧道集团承建的中亚最长隧道,全长19.2公里的甘姆奇克隧道,该隧道连通了安格连至琶布的铁路,是进入费尔干纳盆地的交通“咽喉”,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铁路网中吉乌铁路的重要一环,它对促进乌兹别克经济社会发展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已经发挥着重大作用,想到这里,大家的心情分外激动与自豪。

5月6日至11日,考察团一行对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进行了为期6天的考察。5月10日,受吉尔吉斯斯坦国立大学孔子学院的邀请,李琪教授以《中国与吉尔吉斯共和国共建“一带一路”创新合作模式研讨》为题为孔子学院的师生做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术报告。

考察期间,考察团成员还就中亚地区的民族关系、社会转型、文字改革等情况进行了深入访谈和思考,对中亚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两国的基本国情,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状况以及自然地理特征、气候、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农业生产、生态安全等的基本状况等都有了基本了解和认知。虽然这些感性认识还亟待深化和提高,但此次中亚之行必定会为这些从事中亚史和“丝绸之路”研究的年轻学子今后的学术生涯产生深远影响,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我国创建“一带一路”的实践中,在共建“文明之路”的历史进程中,他们将提供自己的智力支持。

  • 上一条信息:
  • 下一条信息:
  • Copyright @ 2018-2020 http://zyyj.snn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师范大学中亚研究所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西安市长安南路199号 电话:86-29-85308888 邮编:710062
    备案号:陕ICP备05001611号  技术支持:硅峰网络